俗语有云:“水乃茶母,器乃茶父。”
从一只豪放的粗陶茶碗中,能喝出快意恩仇的江湖气;
从一盏精描细画的青花茶盅里,能抿出江南烟雨的小调柔情;
从一个庄重素雅的白瓷杯里,能品出身处山中的淡然悠远。
清代仿定窑白釉暗刻龙凤纹梨形杯
白瓷,自古以来以其清雅素净的色彩,和端庄大气的器型,备受人们的喜爱。
在中国陶瓷五大名窑之中,唯有定窑出白瓷。
注: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,是我国五大历史名窑。
宋仁宗还将定瓷作为宫廷皇室的御用瓷器,可见其魅力。
即使在宋代瓷窑中占据重要地位,宋末的连年战火仍让美轮美奂的定瓷香消玉殒,一连沉寂了数百年。
直到20世纪70年代,定瓷才逐渐回到大众视野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,曾向周恩来总理问及定窑的情况。
1974年,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成立定瓷试制小组,正式开展定瓷复烧。
和焕
1957年生 河北省曲阳县人
中国陶瓷艺术大师
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
定瓷试制小组成立之初,和焕就是成员之一。
经过四十余年的反复揣摩、苦心研究,和焕最终成功仿烧出百余种宋代瓷品,使得断烧八百多年的定瓷再展光芒。
和焕的作品,以宋代定窑官瓷为标本,遵循古代传统工艺,造型雅致挺拔,独具韵味。
今天为你带来的,就是和焕手作的定瓷杯,共有三种杯型、五个档位可选。
所有定瓷杯均为手工剔花,工艺精湛,实属难得。
这几款定瓷杯,壁薄温润,色韵暗起,玉感犹生。
倾茶于杯中,白璧映茶,如似琥珀,清冽澄净。
杯壁或刻玉兰,亭亭纤纤,温润灵动;
或刻佛莲,莲瓣舒展,端稳静和。
均为精致礼盒包装,能有效保护瓷品,送礼也很体面。
定州花瓷瓯,颜色天下白
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
中国瓷器分南北两系,称“南青北白”。从唐代开始,“似雪似银”的邢瓷一度风靡街巷。至宋代后,邢瓷逐渐没落,定州白瓷大展风采。
《中国陶瓷史》记载曰:“定盛而邢衰,至宋时,人们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。”
北宋定窑白釉葵口碗
元代刘祁就曾在《归潜志》中用“定州花瓷瓯,颜色天下白”来赞美定瓷之白。
定瓷虽白,但不是尖锐耀目、不近人情的亮白,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浅米白色。
这种白,白得温婉,白得谦和,似能触手生温,又宛如阔湖映月。
北宋定窑刻花莲瓣纹碗
定窑不单单以白闻名。在宋代五大名窑中,唯定窑以装饰见长。刻花、剔花、印花、堆花、划花等各有特色,各得其趣味。
其中,剔花清新明快、素净淡雅,能将定瓷大气清雅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定瓷这种装饰技法被称为“单入侧刀法”:
以直刀深刻、斜刀广削的刻划方式,可以在不需要完全剔除纹饰四周胎土的情况下,制造出立体阴影的效果。
所出线条,犀利流畅,层次有别,与大面积剔浮雕的手法比较起来,剔花则更为简洁干净。
这样的技法,在宋代广为流行。
由于表面有花饰,所以瓷器表面的釉面厚度不均。剔花部位的釉较厚,形成深色或淡绿色;没有剔花的地方,釉薄一些,色彩也就淡一些。
这也就使得定瓷的白,不是单一的白,是分了几个调子的白。
瓷不唯白,以雅制胜;五色不艳,白璧藏绚。
定州白瓷如此至雅至美,难怪能得乾隆盛赞:“至今珍玉润,入夜拟珠光。”
和焕手作定瓷杯,现已在正商优品众筹
世家的珠宝艺术精髓在于定格时间的轨迹,将如昙花乍现般短暂的美丽化为永恒... <详情>
欧阳娜娜成为首位PEACEBIRD的品牌发声人,旨在和品牌站在一起,传递太平鸟的青年态度... <详情>
古驰欣然宣布,由创作总监亚力山卓∙米开理(Alessandro Michele)创作的《无边序曲》... <详情>